位置: 首页 > 六壬古籍

俄藏黑水城出土汉文刻本六壬课秘诀-考释-李冰

俄藏黑水城出土汉文刻本六壬课秘诀-考释-李冰

黑水城出土汉文刻本六壬课秘诀_考释_李冰黑水城出土汉文刻本TK172《六壬课秘诀》考释要:黑水城出土的刻本TK172文献是孟列夫根据《宋史》中关于《六壬课秘诀》的记载而命名,通过TK172金口诀》的对比,发现两者不仅篇目排列次序一样,内容也基本相同大六壬金口决古籍,两者应属于同一版本系统文献,而TK172也应命名为《六壬金口诀》。通过对“金口诀”文献版本的梳理,认为该类文献应早于明朝万历年,众叙录皆称其为金刻本也是有一定依据的。关键词:六壬金口诀版本文献黑水城TK172《六壬课秘诀》最早著录于《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》,认为该文献的封面之上有“大字的书名:‘《[六壬][诀]》’”类标题的书,《宋史》书目中提到过”。现参照《俄藏黑水城文献叙录》将TK172《六壬课秘诀》叙录整理如下:金刻本,蝴蝶装,白麻纸,薄、软。共34叶,另有书牌残叶。纸幅高20cm,宽27cm,版框高15.5cm,宽22.6cm,天头4.3cm,地脚0.6cm,每半叶11行20字。左右双边,上下单边,中乌丝栏,宋体,墨色中,白口,双鱼尾,上鱼尾下版心题“课上”、“壬上”、“上”,下鱼尾下有页码。第11至28叶内容较完整,其余具有残缺,尤其第32、33、34下半叶残缺严重。

按鱼尾下页码推算存第3至37叶,则前有2叶缺失。按标题序号推算,存“第二”后半部分至“第六十三”,其中第“四十九”重复出现,而内容完全不同。封面残存,下方大字‘司’”。查现存目录书籍,仅《宋史》卷二〇六载有:“《六壬课秘诀》一卷。”孟列夫据模糊的书名页及《宋史》中的相关记载而断定该文献命名为“六壬课秘诀”。如仔细研读该文献,会发现该刻版文献的版心处虽有“课上”、“壬上”、“上”等字,并无“秘诀”字样;虽为六壬类文献,但不止一卷。可见孟列夫把该文献命名为“六壬课秘诀”与宋史中的“《六壬课秘诀》一卷”有很大出入。TK172《六壬课秘诀》与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比对“六壬之起,《道藏》谓自黄帝,名六壬者,神机制胜。《太白阴经》云:‘玄女式者俄藏黑水城出土汉文刻本六壬课秘诀-考释-李冰,一名六壬式。玄女所造,主北方万物之始,因六《俄藏黑水城文献》(4)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7孟列夫著、王克孝译《黑城出土汉文遗书叙录》,宁夏人民出版社,1994甲之壬,故曰六壬。’”认为六壬起于黄帝时的玄女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中载:“六壬其传尤古。或谓出于黄帝元(玄)女,固属无稽。”虽然对出于元(玄)女之说进行了批判,但是作者也不能断定六壬出于何时。该文考证六壬之术在《吴越春秋》、《越绝书》中已有记载,认为六壬之术不迟于汉代。

六壬虽然古代盛行,但是此类书籍多散佚现在较易见到与TK172相近的六壬类书籍要数《故宫珍本丛刊》中的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。《故宫珍本丛刊》是根据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古籍图书整理出版的丛书文献。现将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文献叙录如下:六卷附别录一卷共七卷,内容分为扉页、序言、目录、正文等部分。扉页四周双边,分左中右三栏俄藏黑水城出土汉文刻本六壬课秘诀-考释-李冰,右左两列大字书“官板大六壬/神课金口诀”,中间一栏较小字书“金陵经正堂校梓”。序言共3行;左右双边、上下单边,版心有折缝线、黑上鱼尾,鱼尾之上书“神课金口诀”,下书“序”,之下是页码,共4叶为“神课金口诀序”署“丙午岁季春清明日余川遽然子谨序”,第3、4目录共8叶,每半叶10行,版心有折缝线、黑上鱼尾,鱼尾之上书“神课金口诀”,下书“目录”,之下是页码,共8页。目录之后紧接为“神课金口诀起例”,共三叶半,鱼尾之下书为“起例”,页码顺至。正文每半叶10行,行20字,鱼尾之下依次从“卷一”至“卷七”,每卷另分页码。现将《故宫珍本丛刊》中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与TK172“林”字,正文标题误为“林”,书目录为“休”,是。通过上述的比较可以发现,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(金陵经正堂写刻本)和TK172《六壬课秘诀》除极个别字句不同外,不仅篇目相同,内容及表述方式基本一致,可以肯定两者应属于同一版本系统,有一定的传承关系。

孟列夫命名的“六壬课秘诀”应更改为“六壬金口诀”。“宝”字,正文标题与目录俱误为“宝”,据此条目下内容,应是“宅”字。《六壬金口诀》源流考《故宫珍本丛刊》的编者于目录中认为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的作者为明代适摘子撰,但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中并无直接写明作者。开首仅有“神课金口诀序”和“钤序”,“神课金口诀序”末尾署“丙午岁季春清明日余川遽然子谨序”,“钤序”结尾处署“适适阳”即安徽休宁,适适子为何人,不见记载。但是《古本董解元西厢记》卷一书名下署“海阳风逸散人适适子重校梓”,开首有明嘉靖丁巳年(1557)张羽的序文。在影印本《古本董解元西厢记》跋中赵万里根据此书版式和刻工体式,认为是嘉靖、隆庆之间或万历初年刻本。则适适子最迟应是万历时安徽休宁人。而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迟应曾于万历时由适适子刊刻。“神课金口诀序”中有“昔有孙公讳宾(膑),可谓精而能神者也。唯其精而能神,乃立为是术,„„今将是术驾其说,姑效颦而已,亦以‘金口’为此书之名„„于是命其名焉,名曰‘神课金口诀’。”虽然序中作者认为“金口诀”传自孙膑,但是完成此书并且对此书进行命名者应是该序作者,那么署名为“余川遽然子”即是该书作者。

然而在目录和卷一之间的“神课金口诀起例”后署为“万历廿四年六月吉旦新安赤岸真阳子订”。则“新安赤岸真阳子”可能为本书增订或辑补。至此我们可对该书下一总结: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最迟至明万历二十四年就已成书大六壬金口决古籍,在万历时就开始刊刻印行。此书作者为“余川遽然子”,不详为何许人,此书曾经明万历时人“新安赤岸真阳子”增订或辑补,并曾由万历时人安徽在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名为“适适子自叙”的“钤序”中称该文献为“金口诀”,而在前面的“神课金口诀序”中则直接称为“神课金口诀”。尤其是版心鱼尾之上皆书“神课金口诀”,故知该书原名为《神课金口诀》,应是官板重刻六壬类书籍故更名为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。可见TK172确应命名为“六壬金口诀”。郑同认为现存的金口诀版本有12种即:1.明正德阴山道人懒云子本《金口指玄》(三卷);2.明嘉靖金台宋氏重订本《大六壬金口诀神课》(三卷);3.故宫金陵经正堂本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(六卷、别录一卷);4.通行本《校正京本六壬神课金口诀大全》(又作《六壬神课金口诀》、《大六壬金口诀》大六壬金口决古籍,明代适适子撰,清钟谷逸士熊大本校正,金谿居士周儆弦重订。清末民初多有石印本);5.清巫国匡辑《订正六壬金口诀》(署孙膑撰);6.清浙兰李石文重刊本《校正京道人杨守一精阅,清钟谷逸士熊大本校正,金谿居士周儆弦重订);8.韩国藏清抄本《墨龟》(无抄录者署名);9.韩国藏清抄本《二垂课》;10.韩国藏清抄本《金口诀上下合编》;11.韩国藏清抄本《神课金口诀大传》;12.韩国藏清抄本《小占神课金口诀》。

而在《中国古籍总目子部》中记载有61.《神课金口诀》六卷、别录一卷,明遽然子撰明成化二十三年刻本(上海)、明万历三十四年金陵富春堂刻本(北大)2.《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六卷、别录一卷,明适适子撰明万历间唐氏富春堂刻本(安徽)、刻本(上海) 3.《神课金口诀》四卷,题孙膑撰 明刻本(台图) 4.《订正六壬金口诀》四卷,清巫国匡辑注 清抄本(北大) 5.《六壬神课金口诀》三卷,清陶中辅校订 清读书堂刻本(北大)、清书业堂刻本(南京) 6.《六壬神课金口诀》三卷,清周儆弦重订 清金陵三多斋刻本(国图)、清光绪六年扫叶山房刻本(国图) 清浙兰李石文刻本(国图)、清敬文堂刻本(国图) 因许多原版书籍不曾得见,今据以上两种记载可知: 一、直言六壬祖述自孙膑。明嘉靖金台宋氏重订本《大六壬金口 诀神课》卷首之序中说:“世传神课《金口诀》佥谓述自孙氏膑始” ,《官板大六壬神课金口诀》中“论神课入式法歌”和《大六壬金 口诀》中“入式歌解”都有“此是孙膑真甲子”。《中国古籍总目子 部》中台湾图书馆收藏的四卷本《神课金口诀》直接题孙膑为撰者。 当然在TK172 也有相关记载,如“此是孙宾(膑)真妙诀”(第二十 六)、“此乃孙宾(膑)真妙法”(第三十一)、“会得孙宾(膑)占病 法”(第四十三)。二、“六壬金口诀”版本系统较复杂。有六卷本、四卷本和三卷 本,《中国古籍总目子部》中两种六卷本的“金口诀”都有明万历 金陵富春堂刻本,可见题名遽然子的《神课金口诀》与题名适适子的

六壬相关内容